除了在自己执教的大学,每年加上在别的大学的讲座,一年下来的学生超过千人,其中日本学生占绝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其次,接下来还有韩国的、欧美的。讲座一般都是大讲堂,阶梯教室内坐满500多学生,从讲台上压根儿记不住每张面孔,好在学生中有积极找老师的提问者。有问必答,时间长了,也就变得熟悉起来,随便聊天儿时得知了他们的生活与去年大震灾后的一些细节变化。
其实,按照社会学的理论说,一个给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灾难往往能聚集人心,就像原本谁也不关心谁的事情经过灾难后却变得人人都关心了,这是一个心理上的漩涡。一个日本学生告诉我:“去年3月11日经历了大地震和大海啸之后,学校内的社团活动却变得活跃起来,我们有个吟诗部,原来没几个学生参加,但大震灾后,一下子增加了几十个人,而且争先恐后,抢先发表自己的作品,跟大家一起吟诗称颂。”
“参加活动填写的理由是什么呢?”我这么问学生是因为知道参加这类团队活动需要填写相应的固定表格,这是日本的大学规定,所有的俱乐部和社团的活动都有统一的行政章程。日本学生回答说:“说穿了,大家都是为了找跟自己能配起来的相好,学习上的,恋爱上的都行,反正不想让自己再孤单。”
说起来也巧,有个中国留学生也告诉了我类似的事情。他说:“前不久我们搞了一个校际联谊会,总共参加的人数大约50名左右,结果最近听说其中诞生了两对情侣,有个是中国男生和日本女生,而且相互都去过对方的家里,一个是中国安徽的,另一个是日本福冈那边的。”
的确,仅就我的周围而言,学生之间的交往远比大震灾前活跃,这个直接的感受也许不代表什么,但毕竟是我日常中的现实,拿来说事儿可以说明日本震灾后的一个小小的侧面。
侧面虽小,但对中国与日本的学生来说,很可能会演变成人生的大事!
咨询热线:021-52340009,52340010,52340011
久邦为您提供——【】——【咨询评估】